1989年,为了庆祝新中国成立四十周年,中央决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盛大的宴会,许多国家和国内的政要纷纷出席。杨白冰也受邀参与,他因为多年的杰出贡献,被授予了大将军衔。当他坐到宴会席位上时,一位身穿中山装的男子走了进来,看到他后,许多人纷纷上前围住,要求签名。看到场面一度有些尴尬,杨白冰起身走过去,问道:“毛……毛主席?”那人急忙解释道:“我不是毛主席,我不是。”原来这位男子是古月,杨白冰帮他解围,古月心里也充满了感激。
那么,古月究竟有什么样的故事呢?
古月,原名胡诗英,是毛主席的特型演员。1937年,动荡的年代里,古月刚一岁便被父母遗弃,孤独地被丢弃在街头的一个小巷子里。幸好,路过的幼儿园负责人听到哭声,将他抱回了福利院。虽然当时的社会状况动荡不安,但这位好心人依然没有袖手旁观。
展开剩余82%在福利院里,古月逐渐长大,时常问工作人员:“我的爸爸妈妈呢?”工作人员会回答:“他们去了很远的地方,你长大了就会见到他们。”在那个战火纷飞的年代,古月和其他孩子们一起躲避日本侵略者的搜捕,童年过得十分艰难。
1949年,10岁的古月正玩耍在福利院的院子里,突然听到外面响起了锣鼓和欢呼声。好奇心驱使他跑到街上,看到一群人正在庆祝,气氛热烈而欢乐。他不禁问道:“今天街上的人为什么这么开心?他们手里拿的画像是谁?”旁边的人激动地回答:“今天是全国人民解放的日子,北京正在举行开国大典,画像上的是毛主席,是他带领我们走向了胜利。”古月虽然还不完全明白,但他记住了毛主席这个名字。
新中国成立后,古月被多个寄养家庭收养,但都没有得到很好的照顾。一次次的失望让他决定离家出走。直到有一天,他看到一队红军战士戴着红星,心中突然升起了加入毛主席队伍的渴望。他决定要加入红军,尽管当时他年纪尚小。后来,广西的文工团正在招募成员,古月找到了他们,表达了自己的愿望:“我能不能加入你们?我也想成为毛主席的士兵。”文工团团长笑着告诉他:“你太小了,等你大一点再说吧。”然而,古月并没有放弃,他趁着文工团悄悄出发时,偷偷跟了上去。
看到古月满脸泪水,团长最终心软了,决定带他一起走。从那时起,古月便加入了文工团,开始了自己的新生活。古月勤奋努力,不久后便在团内有所成就。随着年龄的增长,许多人开始注意到,他的长相和毛主席越来越像,尤其是那张《毛主席去安源》的油画,令大家惊叹不已。
有一次,古月在火车上遇到了一位中年男子,这位男子目不转睛地盯着古月,突然拿出一幅画,说:“这幅画上的毛主席,和你长得真像!”古月听了虽然有些疑惑,但也没有当回事。回到家后,他忍不住拿着毛主席的照片去问妻子:“我真的和毛主席像吗?”妻子仔细一看,说道:“真有点像。”于是,古月又模仿毛主席的姿势,去办公室询问同事们的看法,大家一致认为他真的很像毛主席。
渐渐地,关于古月和毛主席相似的传闻在昆明军区传开了。1978年,毛主席去世后,国务院和解放军总政治部决定寻找一位适合毛主席形象的演员,以便在电影中再现毛主席的身影。经过层层筛选,古月最终被选中。
当时,叶剑英负责确认毛主席形象演员。在经过多次筛选后,古月的照片最终被选中。虽然古月从未接受过表演训练,他依然决定尝试挑战自己。他的演技虽然开始时不被认可,但他通过不懈努力,最终成功地扮演了毛主席。
在拍摄电影《西安事变》时,古月不断努力模仿毛主席的神态、语言和生活习惯。虽然没有表演经验,他仍然一次次地克服困难,逐渐获得了导演和剧组的认可。电影上映后,古月的表现赢得了广泛的好评,许多人都称赞他将毛主席的形象呈现得栩栩如生。
1988年,古月参与了电影《开国大典》的拍摄,期间由于长期的辛辣饮食习惯,他患上了严重的牙痛。在拍摄重要场景时,他坚持不拔牙,最终亲自将牙齿拔除,以免影响拍摄。这种敬业精神也让他在业内赢得了更多的尊重。
几年后,古月受邀参加了庆祝新中国成立四十周年的宴会。宴会现场,许多人看到古月,纷纷上前请他签名,场面一度显得有些混乱。杨白冰看到这一幕,立刻给他行了个军礼,并说道:“给毛主席敬礼!”古月连忙摆手,笑着说:“不敢不敢,我不是毛主席,我是古月。”
古月的努力和奉献,让无数观众在银幕上重温了毛主席的亲切笑容。遗憾的是,古月于2005年因心脏病去世,享年66岁。今天,我们依然怀念他那份坚韧和敬业精神。
发布于:天津市盛鹏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